本文作者:访客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释放三大新信号

访客 2025-05-10 17:08:43 5545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释放三大新信号摘要: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于9日发布,总结了前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阐明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报告释放出加力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扩大消费和有力应对...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于9日发布,总结了前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阐明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报告释放出加力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扩大消费和有力应对外部冲击等三大信号。报告还设置了六个专栏回应市场关切,展现了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及央行利率调控机制作用的强化过程。

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释放三大新信号

在各项货币政策的支持下,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后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有效支持经济合理运行。报告显示,人民银行继续坚持支持性的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整体平稳。

具体的政策操作进一步优化,如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方式,用好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以及将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合并为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市场人士表示,从报告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效果明显,社会融资环境总体处于较为宽松状态,新的政策信号也在不断释放。

报告强调进一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高度一致,市场对货币政策持续保持适度宽松力度有信心。此外,报告还关注支持扩大消费,特别是在外需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趋弱的情况下,提振消费成为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也已正式推出,未来服务领域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释放。

面对外部冲击,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影响,报告多次提及“关税政策”,显示政策层面的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已在积极应对,稳定外贸将成为未来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往后看,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创设并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出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工具等。这些政策出台及时,在遭受外部冲击的关键时点,稳住市场和预期,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积极作为,更好地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支持经济合理运行。

报告专栏部分体现了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例如专栏2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显示出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比美日等国较低,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较大潜力。继潘功胜宣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后,人民银行正式印发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市场专家认为,此项政策从消费供给端发力,能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未来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配合,还可体现更多协同效应。不过,碎片化的具体消费支持政策可能偏于短期化,促消费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规划,建立完善衡量消费发展的系统性指标体系并对外公开宣示,以更好发挥导向作用。

报告专栏5从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对比了中美日三国政府债务情况,指出我国政府的债务有资产支撑。数据显示,我国广义政府总资产相当于GDP的166%,总负债相当于GDP的75%,净资产约占GDP的91%,且资产主要为具有较好增长性的国有企业股权。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助于加强民生保障、完善收入分配、推动经济转型和动态平衡。

今年以来,我国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一季度累计发行近1万亿元,有效拉动了投资增长,提振了信心。报告专栏6明确,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当前我国物价低位运行受多重因素影响,需求方面,消费下行压力持续存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投资收缩明显;供给方面,部分行业竞争激烈,行业自律难以发挥作用。价格调控思路上要从以前的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政府价格管理则要从鼓励企业“以价换量”转向引导企业“以质取胜”。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0601.html发布于 2025-05-10 17:08:4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