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张艺兴代言,茅台这回能变「年轻」吗?

茅台请偶像代言,就能让年轻人爱上白酒吗?
" 得青年者得天下 ",这句话在消费市场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5 月 7 日晚间,贵州茅台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张艺兴成为茅台文旅代言人。消息一出,# 茅台 张艺兴 # 相关话题瞬间登上微博热搜。
图源:贵州茅台官微
" 茅台也需要请代言人了吗?",是网友评论中被谈及最多的问题。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得先来看一看白酒消费市场的现况。
01 跨界营销只为讨好年轻人?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 年白酒消费群体平均年龄达到 42 岁,90 后群体消费占比不足 15%。" 价格虚高 "" 难喝 "" 老气 " 成为年轻人拒绝高价白酒的高频标签,在这样的消费认知下,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品牌在年轻人中的接受度自然不高。
并且,茅台的销量长期依赖传统商务宴请和礼品消费。《2023 年中国高端白酒消费报告》就显示,商务宴请和礼品场景贡献了茅台 70% 以上的销量,而真正用于个人品鉴的消费占比不足 10%。
这意味着,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茅台也面临着消费代际断层下的生存焦虑:若无法建立与新一代消费者的情感链接,茅台可能面临品牌老化、市场萎缩的风险。同时,过度集中于高端市场也让茅台受经济波动影响更大,亟需通过年轻化产品与场景开发来分散风险,寻找新增量。
于是,我们看到:2022 年,茅台冰淇淋上市,一年累计销量近 1000 万杯;2023 年,酱香拿铁横空出世,上市首日销售额突破 1 亿元;同年,与德芙联名推出的酒心巧克力,2 颗 35 元引发抢购热潮。
图源:贵州茅台官微
但茅台破圈转型成功了吗?
据了解,2024 年底,茅台冰淇淋单店坪效从日均 2.3 万元暴跌至不足 8000 元,多地门店关闭,线上渠道下架;2025 年初,茅台冰淇淋事业部解散,三年 50 亿投入最终换来不足 5 亿营收;2025 年 3 月的成都糖酒会上,茅台展位上已经不再有茅台冰淇淋、巧克力的身影。
为什么茅台的跨界产品 " 后劲不足 "?
一是因为跨界好玩但不好吃。白酒与冰淇淋、咖啡的融合并不算好,只能看做是一种特色,年轻人尝鲜后复购率低,更别说转化为白酒消费者;二是茅台过度依赖外部合作方,无法沉淀自身对年轻市场的运营能力。
在茅台的公司财报里,冰淇淋、巧克力这些业务均归入到其他收入中。2022 年 ~ 2024 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分别约为 3.28 亿元、4.75 亿元和 2.17 亿元,在各期千亿级收入规模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这些跨界合作虽然给茅台带来了巨大流量,但对茅台主业务和品牌形象的实际带动效果十分有限。
更惨的是,跨界产品与品牌核心价值脱节,相对日常、廉价的快消品会削弱茅台的高端形象。这也是为何跨界营销后,德勤调研显示,茅台在 18-25 岁群体中的高端评分从 9.2 分暴跌至 7.1 分
于是,茅台赶紧叫停开发 "+ 茅台 " 周边产品,结束茅台白酒变料酒的闹剧,回归主业和主流市场,以稳住自己的高端形象。
可见,传统品牌年轻化不能停留在表面热闹,需解决三大矛盾:高端调性与大众化产品的矛盾、厚重历史与轻盈表达的矛盾、短期流量与长期用户沉淀的矛盾。
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些根本矛盾,茅台这次选择了一种 " 曲线救国 " 的方式。
02 偶像助力文化重构,迂回渗透年轻市场
严格来说,茅台文旅并不能和贵州茅台划等号。企查查信息显示,茅台文旅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聚焦酒旅融合、文创产品开发及文化活动运营,其背后实控人是贵州省国资监督管理委员会。
图源:企查查
因此,茅台这次选择张艺兴代言文旅业务试水年轻化,而非直接代言主品牌,体现了茅台策略的转变:以文旅业务为试验田,通过文化重构迂回渗透年轻市场。
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和预测一下茅台当前及未来营销的重点方向。
比如加码文娱场景,培育情感认同。
今年 4 月,贵州省在提振消费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要构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费场景,推动 " 卖酒 " 向 " 卖生活方式 " 转变。
因此,茅台文旅选择让张艺兴来代言,是希望用偶像影响力打破品牌 " 严肃老派 " 的刻板印象,在年轻人关注的文化娱乐领域建立存在感,进而让粉丝对偶像代言的 " 情感移情 " 直接转化为对茅台文旅的关注度。
与此同时,茅台这边也推出了首款低度潮饮—— UMEET 蓝莓气泡酒,以适配年轻人 " 轻社交 "" 悦己消费 " 的场景需求,以提供情绪价值。
图源:茅台时空
再比如弱化商业属性,重构白酒文化。
要知道,年轻人反感传统酒桌文化,且高度白酒的辛辣口感与他们的饮酒偏好(低度、甜味、易入口)相悖,直接向年轻人推销白酒会触发天然抵触。因此茅台可以在代言人流量的加持下,通过旅游景点、音乐节等文化场景,传递品牌历史与工艺价值。
像是让游客在茅台镇参观酿酒工艺、参与封坛仪式时,沉浸式体验茅台的历史底蕴和工匠精神,弱化 " 被推销 " 的感觉;亦或是用 " 酿酒体验课 "" 品酒剧本杀 " 等轻互动,替代 " 干杯敬酒 " 的应酬文化,重塑年轻人对白酒的认知。
最后是潜移默化影响,布局未来市场。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茅台并不急于让年轻人立刻买白酒,而是通过强曝光 + 文旅业务搭建 " 认知 - 兴趣 - 习惯 " 的转化链条。
先是以明星代言、低门槛文旅体验吸引年轻人 " 围观 ",再通过低度酒、周边产品等逐步培养消费习惯,强化品牌陪伴感,等到年轻人步入商务社交阶段后,借助前期积累的文化认同,自然承接其白酒消费需求,甚至通过定制婚宴酒、纪念酒等场景实现 " 消费升级 "。
总之,品牌年轻化绝非简单联名或降价,而是系统性重构产品、场景与文化叙事的生态战争。其突破点在于找到品牌内核与年轻群体价值观的交集(比如工匠精神、情感共鸣、社会责任等),并用年轻人认同的语言重新诠释品牌文化。
而贵州茅台选择张艺兴代言茅台文旅的本质,是用 " 文化资产 " 而非 " 产品 " 作为沟通媒介,在不过度商业化的前提下完成价值传递。这种 " 曲线救国 " 的路径,或许比简单推出年轻化白酒更符合高端品牌的进化逻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节点财经 "(ID:jiedian2018),作者:一灯,36 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0755.html发布于 2025-05-12 10:14:3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