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台当局修改族群分类被批荒谬 背后动机令人质疑

访客 2025-05-12 10:56:55 15177
台当局修改族群分类被批荒谬 背后动机令人质疑摘要: 近日,有岛内网民发现台“行政院”官网在描述台湾人口组成时进行了修改:将占比最大的“汉人”改为“其余人口”,同时突出仅占2.6%的原住民族群。此举引发争议,有民意...

近日,有岛内网民发现台“行政院”官网在描述台湾人口组成时进行了修改:将占比最大的“汉人”改为“其余人口”,同时突出仅占2.6%的原住民族群。此举引发争议,有民意代表批评赖清德当局搞“去中化”和“去汉化”,这种做法被认为是“认知作战”,非常荒谬。

台当局修改族群分类被批荒谬 背后动机令人质疑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行政院”官网2023年曾明确表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但最新版本却将相关文字更改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国民党“立委”陈菁徽认为,这种反常的做法不仅模糊了族群构成,也让人质疑其背后的动机。她呼吁真正的多元是包容不同声音与认同,而非刻意抹除不合意的描述。

面对争议,“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辩称,根据“监察委员”鸿义章2022年的建议,将“汉人”改为“其余人口”是为了消除种族歧视并形塑族群平权,并无其他政治考虑。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外界的质疑。

根据台“内政部”的统计,台湾总人口主要分为四大族群,包括原住民、台湾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其中绝大多数为汉族。多年来,关于“本省人”和“外省人”的争论一直存在,即使现在已经到了外省第四代、第五代,争论仍然持续。有学者分析称,民进党当政后通过“去中国化”和“去汉化”的历史教育操作,企图塑造台湾为“新兴民族”。

对于台“行政院”修改族群表达方式,国民党“立委”赖士葆怒批这是进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民众并不认同。另一名“立委”林沛祥则讽刺说,这种否定历史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意识形态。他指出,一味操弄意识形态而不照顾民生,是赖当局的一大败笔。

《中国时报》还提到,最近发生的几起事件,如台师大资优生因是台商之子被撤销录取资格,以及台“国防部”删除两蒋陵区的常用语等,都显示出民进党当局在推动“新族群主义”方面的努力。文章认为,民进党在野时控诉“外省人欺负本省人”,取得执政权后却不断强化“台湾人、大陆人”的对立气氛,划定新的族群隔阂。

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撰文强调,必须在台湾内部强化“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认同,重视中华文化,找回真实的中华史观,正确认识台湾的历史,让台湾从“文化台独”中再光复。应在坚持“整个中国不可分裂,两岸都是中华民族,相互尊重与包容”的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与沟通,找到当前两岸和合的方法及路径。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0794.html发布于 2025-05-12 10:56:5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