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P增量为负,这些省域“第二城”怎么了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GDP增量为负,这些省域“第二城”怎么了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同比增长5.4%,高于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的增速。然而,城市间的表现出现分化。榆林、洛阳、曲靖、柳州等区域经济重镇一季度GDP均出现负增长,这些城市均为省内经济第二城,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座城市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正,这是因为实际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考虑了物价变动的影响。而不考虑价格变化直接比较GDP数值得出的增速被称为名义增速。例如,柳州近年来GDP实际增速基本保持正增长,但2024年的GDP比2018年还低,经济总量停滞不前。实际增速为正、名义增速为负,通常出现在当地物价水平下降时期。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PPI下降较多,对工业产品影响较大,而上述四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传统工业城市。数据之外,产业亟待升级转型成为它们共同的挑战。
榆林在陕西省内GDP仅次于西安,是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人均GDP甚至超过不少沿海经济大市。过去十年,榆林经济一路高歌猛进,GDP从2000多亿元上涨至7000多亿元。支撑榆林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是化石能源。能源价格波动导致榆林GDP变化差异大。今年一季度,榆林GDP实际增速5.6%,但名义增速却下降0.42%。煤炭价格下跌是重要原因。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3月下旬,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同比下跌20%,山西焦肥精煤综合价格同比下跌32%。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杜金锋分析,从榆林以能源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点看,能源产业对当地整体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榆林也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氢能、现代煤化工、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短期内新兴产业难以完全对冲传统产业的下行压力。
洛阳一季度GDP为1355.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跑赢全国平均水平,但其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近19亿元。这已是洛阳连续两年一季度GDP增量为负。洛阳物价下降影响了GDP增长。洛阳依赖的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一季度均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实际上,洛阳有着辉煌的过去,2009年之前GDP比合肥、南昌等省会城市还高。不过在2022到2023的两年时间内,洛阳接连被三座中西部城市赶超。市委书记江凌提到,洛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重塑产业格局,就会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被淘汰出局。洛阳的发展方向是加快推动产业向数智化方向转型,抓住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等“风口产业”的跨区域布局机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洛阳就业定居。
作为云南省内经济体量仅次于昆明的副中心城市,曲靖GDP已连续两年下降。今年一季度,曲靖GDP仍处于下降趋势,同比减少109亿元。曲靖是传统资源型城市,烟草、煤炭和电力绿能、钢铁和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曾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今,绿色铝、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成为曲靖的新支柱。但今年一季度,部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出现下滑。官场腐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要求曲靖深刻反思,在全省发展中勇挑大梁,最重要的仍是“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对于曲靖来说,仍在等待复苏时刻的到来。
今年一季度,柳州GDP为720.0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但对比去年同期,经济总量减少16.2亿元。柳州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4%,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柳州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1.7%。从2018年起,柳州GDP就在上下浮动,没有形成实质的增长态势,2024年的GDP甚至比2018年更低。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傅远佳分析,柳州是一个传统工业城市,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传统产业增长空间有限,最近几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新能源、新材料等有了起色,但总体来说速度较慢。《柳州日报》称,虽然一季度增速在广西全区排名靠后,但从柳州自身发展情况来看,已是近几年来同期最好成绩。柳州统计局表示,当地工业经济加速回升,主要行业增势良好,新兴产业正加速发展。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0930.html发布于 2025-05-13 11:24:2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