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妻子吸“二手烟”致基因突变患肺癌?

访客 2025-05-17 15:09:13 84208
妻子吸“二手烟”致基因突变患肺癌?摘要: “二手烟”就像“毒气炸弹”“平时我根本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也规律,万万没想到,我这个不吸烟的人怎么得了肺癌?”日前,河南肺癌患者张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日,...

“二手烟”就像“毒气炸弹”

妻子吸“二手烟”致基因突变患肺癌?

“平时我根本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也规律,万万没想到,我这个不吸烟的人怎么得了肺癌?”日前,河南肺癌患者张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近日,“丈夫吸烟43年妻子基因突变确诊肺癌”的新闻冲上热搜。据媒体报道,张女士因长期接触“二手烟”,从而基因突变,确诊肺癌晚期。但张女士的主治医生、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女士确实存在基因突变,但不能确定与“二手烟”直接相关,“二手烟”可能是导致张女士患癌的一个重要诱因。

据媒体报道,河南张女士因长期接触“二手烟”基因突变,确诊肺癌。 图/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

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肺癌

据媒体报道,张女士爱人是老烟民,过去几十年来,张女士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因为对这种化学刺激比较敏感,从而基因突变导致了肺癌发生。

刘杰分析说,“二手烟”是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与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的混合物,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毒有害成分超250种,致癌物至少69种。这些致癌物进入体内后,部分可直接与DNA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像“强力胶”一样紧紧粘在DNA上,干扰正常的DNA复制和修复过程。

“这一过程的持续作用可能导致基因损伤,当DNA损伤严重或DNA修复系统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时,突变的基因便会增多,进而增加癌变风险。”中日友好医院控制吸烟与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执行主任肖丹表示。

“张女士长期暴露于丈夫的‘二手烟’环境中,‘二手烟’里的多种化学致癌物,极有可能是其肺癌的一个重要诱因,但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刘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刘杰分析,不同个体对烟草致癌物的代谢和DNA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有些人更容易受到致癌物影响出现基因变异,张女士确诊肺癌,可能与这一因素有关。“此外,厨房油烟、室内外空气污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

为什么一些吸烟者没患病,而吸“二手烟”的非吸烟者却患了肺癌?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同时,职业暴露、空气污染、慢性肺部疾病、家族遗传因素,甚至长时间爱生“闷气”等,都可能导致罹患肺癌。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支修益指出,部分肺癌高危人群由于性格偏执、内向,喜怒哀乐无人分享、分担,可能导致“内心的阴霾”,进而影响人体的免疫机制。“同时,长时间遭受‘二手烟’暴露的人群,其肺癌发病率也会更高。”

肖丹指出,个别人由于机体的修复功能强大,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挡部分烟草、烟雾对肺部的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吸烟者不一定得肺癌,但其患癌的风险大大增加。有研究发现,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为不吸烟者的9倍。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兴祥认为,“二手烟”对人体的损害是多维度的,不仅会损伤气道黏膜上皮和纤毛,还会削弱气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导致有害物质沉积,进一步损伤上皮细胞的DNA,若机体不能及时修复,则有发展为肿瘤的风险。

图/图虫创意

“二手烟”就像“毒气炸弹”

“‘二手烟’对人体的危害,就像直接吸入‘毒气炸弹’。”刘杰说。

肖丹分析,孕妇在妊娠期如果遭受“二手烟”,会导致婴儿出生体重降低,并可能导致早产、新生儿唇腭裂等;婴儿暴露于“二手烟”会导致猝死综合征,且暴露量越大,发病风险越高。此外,儿童暴露于“二手烟”会导致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中耳炎,并可能患白血病、淋巴瘤。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二手烟”暴露会导致冠心病,并可能导致乳腺癌、结直肠癌、慢阻肺、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大部分肺部呼吸疾病,包括慢性气管炎、哮喘等,都会受到‘二手烟’的影响。”支修益表示,同时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产生的“二手烟”,也有一定健康危害。

“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并非像营销宣传所说,仅是‘水蒸气’。”肖丹指出,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虽然不含焦油,但仍可能含有尼古丁、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质。她分析称,虽然电子烟产生的已知有毒物质的数量和含量,低于卷烟烟雾,但仍会产生乙二醛等特有的新的有毒物质,并且,相较于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中,镍、铬等金属含量也会更高。因此,不能认为电子烟是更“安全”“减害”的替代品。

刘杰分析说,除了产生“二手烟”,吸烟者吸烟后还会残留“三手烟”,这些烟草、烟雾的残留物通常会附着在衣物、墙壁、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通过触摸或重新散发到空气中进入人体。

“婴幼儿在爬行时,如果手口接触到这些残留物,可能影响其脑发育。同时,‘三手烟’中残留的甲醛也会刺激呼吸道,加重过敏和哮喘。”刘杰表示,“三手烟”的危害就像隐形的“化学地雷”。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即便是极低浓度的暴露,比如家庭中偶尔吸烟后的“三手烟”残留,也可能通过长期累积对健康造成危害。

“通风、清洁等日常清洁方法对消除‘二手烟’‘三手烟’危害的效果较差,最重要的是创建无烟环境,在家中、车中、工作室等室内环境严格禁止吸烟。”在肖丹看来,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肺部可以进行肺功能以及低剂量CT检查,心脑血管可以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80%及以上,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截至2024年5月,我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

“虽然部分公共场所设有戒烟区,但这一设置还存在缺陷。开放性戒烟区的烟雾仍会扩散至空气中;密闭戒烟区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浓度容易过高。”徐兴祥指出,有必要在戒烟区设置有害物质的检测和预警系统,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及时关停密闭戒烟区,开启通风系统。

肖丹认为,预防“二手烟”暴露的危害,从宏观层面要推动无烟立法、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戒烟干预覆盖面等;对于个人,要积极创建无烟环境、劝阻吸烟、鼓励戒烟。

作者:梁小燕

编辑:杜玮

运营编辑:肖冉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1483.html发布于 2025-05-17 15:09: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