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报表明以色列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尚不清楚以方是否做出了最终决定

情报表明以色列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
美国收到最新情报,以色列准备对伊朗动武,特朗普刚走没几天,中东可能又要打大仗了。
多位美国情报界官员日前告诉美媒CNN,最新情报表明,以色列正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该国军方正在为可能的打击行动做准备,包括调动空射弹药和进行空中演习,美国对此看得一清二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援引多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美国获得的新情报表明以色列正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
报道说,目前尚不清楚以方是否做出了最终决定。该情报基于以色列高级官员公开和私下交流的情况、截获的以色列通信及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观察,这一切都表明以色列即将发动袭击。
CNN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美国观察到的军事准备工作包括空军弹药的运输和空中演习的完成。
据知情人士向CNN透露的消息,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可能性“近几个月来显著上升”。此人还说,如果美国与伊朗无法就清除后者所有的浓缩铀达成协议,那么发动袭击的可能性将更大。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0日表示,美国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是“过分的、无耻的”,他对新的核协议谈判能否成功表示怀疑。
伊朗媒体19日以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希为消息源报道,如果美国坚持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伊朗与美国就核协议的谈判将“毫无结果”。
路透社19日以一名伊朗官员为消息源报道,伊朗与美国原定本周末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的第五轮间接谈判是否能如期举行还有待确认。
美国与伊朗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首轮间接谈判,这是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2015年签署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首次与伊朗正式谈判。此后,双方分别于4月19日、4月26日及5月11日举行了三轮间接谈判。
在俄乌停火短时间内无望、关税战谈判处处受阻的情况下,特朗普急需一个重磅的外交协议给自己的失败找补。
而伊朗这边,制裁给本国带来的制裁压力越来越大,而经济上的困境又不可避免地导致政治承压,内部派系斗争加剧,外部的“抵抗之弧”则节节败退,而86岁的哈梅内伊对此无能为力。
因此,美伊走上谈判桌是必然的。尽管哈梅内伊在收到特朗普的信后,依然嘴硬称“不会与霸凌国家”谈判,但结果一个月后双方就启动了首轮谈判。
以色列这下有点坐不住了。首轮谈判的前一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去了一趟华盛顿,与特朗普面谈。
跟普京一样,深知特朗普调性的他没有直接反对谈判,对特朗普说“不”,而是强调“以色列只在乎结果”。
【4月初,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去了一趟华盛顿,与特朗普面谈】
内塔尼亚胡想要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伊朗“绝不能拥有核武器”。他强调,伊朗的核设施必须在美国的监督下被炸毁,整个过程就像2003年西方促使卡扎菲弃核一样。
但刚才也提到了,特朗普是急于达成协议的,他并不想完全按照以色列的意愿来行事,因为伊朗就算再软弱无能,也几乎不可能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
除了与伊朗谈判,美国最近在中东还采取了一系列以色列感到意外,同时又令以色列被边缘化的举动。
包括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直接与哈马斯谈判释放美国人质、解除对叙利亚临时政府的制裁,以及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发动新攻势。
【3月初,特朗普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写了一封信】
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现在一个非常尴尬的点在于:当初拜登执政的时候,他可以获得来自共和党的支持来应对民主党的压力;而现在压力直接来自共和党,而民主党却不可能给他任何支持。
可以说,特朗普的计划正在逐渐偏离内塔尼亚胡的剧本,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走下去,一旦美伊重新达成核协议、同时加沙冲突无果而终,那么内塔尼亚胡很可能会输掉明年的选举。
而在美伊达成协议前强行发起军事冒险,迫使伊朗退出谈判桌,中断谈判进程,则自然成为内塔尼亚胡的可选项之一。
理论上,以色列的确有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能力,该国具备中东地区最先进的空中力量,包括F-15、F-16和F-35战斗机,以及精确制导武器和空中加油能力。尽管伊朗主要的核设施距离以色列超过1000公里,但仍在以军的打击范围内。
【伊朗主要的核设施距离以色列超过1000公里,但仍在以军的打击范围内】
此外,长年以来,以色列通过摩萨德等情报机构对伊朗核计划已经有了深入了解:2018年,摩萨德利用伊朗大力在叙利亚扩张势力之时,从德黑兰盗取了近11万份关于伊朗核武计划的绝密文件,这些文件加起来的重量就超过半吨。
只要内塔尼亚胡下定决心,以色列打伊朗核设施的难度其实不大,但关键的问题在于,美国届时会对此作何反应。
这次美国情报界官员通过CNN发出消息,其实就是间接警告以色列不要轻举妄动。
而内塔尼亚胡似乎认定,就算以色列打了伊朗的核设施,特朗普也不会真的拿他怎么样。当初巴以冲突刚爆发的时候,拜登一度还想拉住以色列,但后来也放弃了——而内塔尼亚胡现在也想赌这种可能,赌特朗普最后会放任以色列。
从短期来看,以色列的军事冒险可能会带来战术上的成功,但从长期来看,此举恐怕只会适得其反,推动伊朗加速核武器化并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2142.html发布于 2025-05-22 11:16:5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