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哈佛已离境留学生或无法返美 签证制裁引发危机

访客 2025-05-24 17:46:59 24708
哈佛已离境留学生或无法返美 签证制裁引发危机摘要: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约四分之一的国际学生面临转学困境,其中包括大量中国留学生。这轮制裁被视为对美国高校抗议巴以冲突的清算...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约四分之一的国际学生面临转学困境,其中包括大量中国留学生。这轮制裁被视为对美国高校抗议巴以冲突的清算,也是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文化战争”的升级。

哈佛已离境留学生或无法返美 签证制裁引发危机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发布声明,立即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这意味着哈佛不得再招收新的外国留学生。这一禁令将从2025—2026学年开始生效,是美国政府首次对单一大学采取如此严厉的签证制裁措施。SEVP认证用于监管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在美的学习和居留情况,主要涉及F-1、M-1和J-1签证持有者。一旦学校失去SEVP认证,还未入学的学生将无法办理签证,在校国际学生需转学。

官方声明中,诺姆声称此次撤销是因为哈佛大学“助长暴力、反犹太主义”,且拒绝提供国土安全部要求的外国学生信息。导火索为2024年巴以冲突期间,包含哈佛大学在内的多所美国高校爆发支持巴基斯坦的抗议活动。恢复SEVP认证的前提是哈佛需在72小时内交出关于外国学生的记录,包括过去五年他们参与抗议活动的任何音视频资料。

哈佛大学强烈谴责政府行为“非法且带有报复性质”,表示将尽一切努力支持受影响的国际学生,并计划通过法律途径应对。当天晚些时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法官杰弗里·怀特发布禁令,在案件审理期间阻止特朗普政府终止各大学国际学生合法身份的措施生效。禁令还禁止特朗普政府以移民身份为由逮捕或拘留任何在美国之外出生的学生。

近年来,哈佛国际学生比例不断攀升,2024—2025学年已占学生总数的27.2%,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看到禁止哈佛招收国际生的消息时,哈佛的中国留学生李莎(化名)形容,“像是天都塌了”。她本以为学校与政府的剑拔弩张正在弱化,却不曾想连签证都岌岌可危。李莎忧虑着下学期前往肯尼亚、印度、乌克兰访学的计划是否会被搁置。倘若制裁如实兑现,她认为要么转学,要么休学工作,等政策利好后再继续学业。但由于哈佛已经放暑假,最困难的是已离境的学生,可能将无法返美。

当地时间5月23日,哈佛大学已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撤销该校招收国际学生资格一事,向波士顿联邦法院起诉。国内,23岁的马宁宁正在等待哈佛发放I20表格,这是申请留美签证的必备材料,她原计划将在今年8月入学哈佛读研。刷到“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新闻时,马宁宁以为是过时消息重新炒作,细看才发现是新政策。父母让她联系此前拒掉的offer,被马宁宁拒绝,她想等72小时尘埃落定后再做打算。23日晚,政策被法官叫停的最新消息传来,马宁宁松了一口气。

此次特朗普对哈佛出重拳的背后,不仅仅是一场巴以示威抗议,更是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文化战争”的最新章节。双方的核心议题包括堕胎、同性婚姻、教育政策等。保守派通常坚持传统价值观,强调家庭结构、爱国主义和国家主权,而自由派则倡导世俗化、多元文化、性别平等和环境保护。这场“文化战争”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抨击加州伯克利等校园“反美”示威,削减人文科研预算,开启保守派对自由派象牙塔的围剿。

到了“觉醒十年”(约2010—2020年),右派智库与舆论把大学描绘成“散播左翼病毒的策源地”。特朗普的二次胜选,将这种敌意从边缘带向椭圆形办公室。早在2024年竞选期间,他就将倡导将“觉醒文化”的大学视为头号政治目标。美国校园的巴以问题抗议,被指演变为骚扰犹太学生事件,为特朗普提供了绝佳的政治理由。在这场冲突中,哈佛大学因其影响力和强硬姿态,成为特朗普的眼中钉。4月14日,美国教育部长对哈佛开出数页清单,包含审查“观点多元化”、调整课程内容、干预教师招聘。并在16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哈佛大学72小时内上交详细的外国学生名单及其参与抗议活动的记录,否则撤销外国学生招生资格。哈佛拒绝配合后,联邦政府开始逐步兑现威胁。5月初,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取消对哈佛的科研拨款和各类资助。5月22日祭出“杀手锏”——吊销哈佛外国学生招收资格。哈佛最终能否顶住压力,尚待法庭裁决。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2335.html发布于 2025-05-24 17:46: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