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救援队星夜兼程 千里驰援缅甸灾区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9日晚,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另有139人失踪。
中国政府派遣的救援队一行82人携带20余吨通信、搜救、医疗设备和应急食品等物资于3月29日下午4点10分抵达仰光国际机场。当天早上7点,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也抵达仰光,成为首支抵缅的国际救援队,并迅速进入内比都灾区投入救援。中国救援队在华侨华人志愿者陪同下连夜赶往曼德勒灾区。当晚9点,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也抵达仰光。此外,来自中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正纷纷驰援缅甸。
3月29日晚,在内比都Ottara thiri医院开展救援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通过生命探测仪器发现了一名被埋压的幸存者。国家隧道应急救援昆明队与当地救援力量合作,采用“先上后下、后清前出”的方法展开营救。30日凌晨5点,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成功获救。
中国救援队队员朱伟表示,此次救援任务中他们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二是保障救援人员身体健康,确保救援队的战斗力。由于缅甸气候潮湿闷热,除了常见的外伤,还需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皮肤病以及当地特有的流行病或传染病。为此,救援队准备了充足的药物和救援物资。
由于当地飞机运力有限,救援队员及物资需通过陆路向灾区挺进。从机场到目的地的车程可能超过12小时,队员们抵达后将24小时不间断开展救援。救援队全员已在飞机上服用霍乱疫苗以应对震区疫情。未来两天,震区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对搜救工作是极大的考验。目前仰光机场没有应急管理部门,政府处于瘫痪状态,当地蚊子多,登革热和黄热病毒肆虐严重。
联合国驻缅甸办公室中国职员刘翀回忆起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当时他在一家咖啡店,突然毫无预警地发生了强烈地震,持续约40秒。店内家具、装饰品和玻璃在剧烈晃动中破碎,人们惊慌失措地躲到桌子下面。强震过后,他驾车返回办公室途中看到地面开裂,高速公路被破坏,部分商场楼体坍塌。回到办公室后,他和同事们紧急撤离回酒店,但部分酒店建筑已在地震中倒塌,有些同事的房间入口被完全埋住。
考虑到可能发生余震以及酒店水、电、网络全部中断,刘翀只能在车里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天气闷热,没有空调和电扇,蚊虫肆虐,根本无法入睡。作为联合国驻缅甸机构的一员,刘翀原本负责粮食援助、营养支持等项目,但地震破坏了救援物资的运输通道,使物资难以送抵灾区。机场受到破坏,道路被毁,救援物资运送困难,资金短缺也使援助工作面临更大压力。
目前,灾区民众最迫切需要的是水、电、食品和通讯恢复。供水系统和电力设施的损毁让居民面临严重的生活困境,通讯中断阻碍了救援工作的展开。刘翀得知中国救援队已紧急出发,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震后24至72小时是救援的黄金时间。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为缅甸提供更多紧急救援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帮助。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5533.html发布于 2025-03-30 16:17:5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