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十大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民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或在政治、或在军事、或在文化等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民国时期的十大风云人物。
1、孙中山
孙中山(1866 年 11 月 12 日-1925 年 3 月 12 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2、袁世凯
袁世凯(1859 年 9 月 16 日-1916 年 6 月 6 日),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3、黎元洪
黎元洪(1864 年 10 月 19 日-1928 年 6 月 3 日),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 2 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1883 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 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武昌起义时,他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当选为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
4、段祺瑞
段祺瑞(1865 年 3 月 6 日-1936 年 11 月 2 日),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他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掌握北洋政府大权。
5、张作霖
张作霖(1875 年 3 月 19 日-1928 年 6 月 4 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北洋军奉系首领,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清政府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消除蒙患,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职务,一步步掌握了东北地区的实权,并逐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6、蒋介石
蒋介石(1887 年 10 月 31 日-1975 年 4 月 5 日),原名瑞元,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及军事人物,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7、汪精卫
汪精卫(1883 年 5 月 4 日-1944 年 11 月 10 日),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 1919 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 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
8、张学良
张学良(1901 年 6 月 3 日-2001 年 10 月 14 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 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 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 年 10 月 14 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 101 岁。
9、陈独秀
陈独秀(1879 年 10 月 9 日-1942 年 5 月 27 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10、毛泽东
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是民国时期的十大风云人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ddwi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631.html发布于 2024-12-08 12:20: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