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东偷拍情侣租客获刑 偷拍设备隐蔽化趋势引发关注

近年来,偷拍盗摄事件频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类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还给公众带来“被偷拍焦虑”。2024年4月3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一起发生在北京的偷拍案件。
王女士和男友因工作变动在北京丰台租住了一处房屋。尽管房子老旧,但住起来还算舒适。入住时,他们发现床铺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很小的圆形孔洞,起初并未在意。然而在7月的一天,两人突然注意到这个小孔有些不对劲。经过仔细检查,他们发现里面隐藏了一个针孔摄像头。随即报警后,警方查明偷拍者是房东张某。原来,张某在6月的一天潜入房间安装了摄像头,并用备用钥匙再次进入调整设备位置。最终,张某因非法侵入住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偷拍设备的技术越来越复杂,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剃须刀、洗面奶、智能音箱等日常用品都能成为针孔摄像头的伪装。这些设备体积虽小,但画质清晰,有的甚至达到4K级别。一些偷拍设备具备人脸识别、声音录制、红外线夜视等功能,即使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拍摄清晰影像。此外,部分摄像头还能实现无线连接、实时直播、云端存储等功能,购买账号后可以长期观看。
近年来曝光的多起偷拍案件显示,不良信息传播涉及群体多、范围广、危害大。例如,2021年3月以来,被告人颜某平、颜某建在三家酒店多个房间内安装窃照专用器材,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旅客隐私活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另一起案件中,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被告人石某等人在多家宾馆、酒店房间内安装偷拍设备,制作并贩卖隐私视频,非法获利29万余元。最终,法院对相关被告人均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针对偷拍盗摄问题,除了打击偷拍者外,还需加强对偷拍器材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治理偷拍需要全链条打击,包括遏制生产、销售偷拍器材的行为,从源头上清理滋生土壤。网络平台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加强大数据风险筛查和异常交易监控,为执法机关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6345.html发布于 2025-04-05 10:34: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