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员工离职被公司索赔20万 真相揭露老板伪造证据

访客 2025-04-09 15:37:47 5556
员工离职被公司索赔20万 真相揭露老板伪造证据摘要: 毛先生拿到判决书后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场持续近五年的纷争终于告一段落。2020年6月,毛先生从四川岳池县的一家装饰公司离职,但随即被公司通过仲裁索赔20万元,理由...

毛先生拿到判决书后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场持续近五年的纷争终于告一段落。2020年6月,毛先生从四川岳池县的一家装饰公司离职,但随即被公司通过仲裁索赔20万元,理由是他的突然离职导致公司一别墅装修项目中途解约,给公司造成损失。毛先生不服仲裁结果提起诉讼,一审、二审法院均判其赔偿公司20万元损失,并因无钱执行被列入“限高”名单。事后,毛先生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办案人员在核查证据时发现相关证据存疑,移送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公司老板此前为索赔提供的相关证据系伪造。检察机关随后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

员工离职被公司索赔20万 真相揭露老板伪造证据

今年3月24日,本案经四川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作出终审判决,撤销此前由毛先生赔偿公司20万元损失的判决。案涉公司老板张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毛先生是四川岳池县人,1989年出生。2020年5月15日,他向就职的装饰公司口头提出辞职,同年6月正式离职。离职前,毛先生任公司副总经理,每月固定工资3000元,每季度按财务利润的20%分红。毛先生称,他在公司成立前就已为张某工作,离职是因为公司没有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和购买社会保险。离职次月,他就被公司向岳池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索赔,理由是他的突然离职导致公司的一个别墅装修项目中途解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公司与郑女士2020年8月5日签订的“装修合同解除协议”,甲方退还乙方装修款80万元,甲方在装修工程中所支付的材料款和人工工资由甲方自行承担。相关法律文书显示,当时该别墅装修项目已产生费用53万元。岳池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决由毛先生赔偿公司20万元损失以及退还1.2万元预支款。

毛先生对仲裁结果不服,遂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自己与公司于2020年6月15日解除劳动关系,判令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约定的利润分红以及经济补偿金等合计近40万元。审理中,毛先生又增加诉讼请求,自己不向公司赔偿20万元损失以及退还1.2万元预支款。一审法院认为,毛先生未经用人单位同意突然离职,致使公司承接的工程无法按照约定施工,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为33万元,根据《聘用合同》的约定和相关规定,毛先生应承担赔偿责任。最终,一审法院判决解除毛先生跟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由毛先生赔偿公司损失20万元,同时退还预支款1.2万元。

毛先生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毛先生在公司实际履行中具有与张某岗位同样的职责,虽然没证据证明毛先生对别墅项目全面负责,但事实上毛先生与张某均参与了该项目的全面管理。而公司与郑女士解除别墅装修合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人事管理的问题,公司在该项目上的损失与张某和毛先生的人事管理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最终,二审法院亦维持原判。

毛先生一直对案涉别墅“解约”一事存疑。二审判决后,毛先生曾前往重庆查看已装修完工的案涉别墅,发现上述别墅最终装修效果跟公司此前设计方案基本一致,很多细节部位也是用的公司选材。此外,公司曾在重庆为装修别墅的员工租房,但他跟房东打听得知,公司在所谓的解除别墅装修合同后并未退租,仍有员工居住,这很可能意味着公司一直在为案涉别墅装修。

毛先生在律师的建议下,向广安市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检察院办案人员在核查证据时发现相关证据存疑,便移送至岳池县公安局进一步调查。真相很快水落石出:“20万索赔案”的背后,竟是老板为找员工索赔伪造了一份“装修合同解除协议”。根据广安市人民检察院出具的“再审检察建议书”,张某因涉嫌诈骗犯罪被岳池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张某承认,双方并未真正解除合同,别墅项目一直是由自己公司完成的。

收到检察院的“再审检察建议书”后,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本案进行再审。今年3月24日,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本案作出的终审判决书内容显示,原审判决据以认定毛先生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主要证据系伪造的,在不存在损失依据的情况下,公司主张毛先生赔偿其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的损失20万元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应驳回其该项诉讼请求,原审判决对此认定有误,予以纠正。

毛先生不用赔偿公司所谓的20万元“损失”。作为毛先生的代理律师之一,张宇见证了毛先生这几年来的经历。张宇表示,本案再审体现了司法机关对虚假诉讼或诈骗的零容忍态度。这也警示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伪造证据不仅违背法律原则,更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虚假诉讼罪或诈骗罪,面临刑事追责。此外,本案也反映出企业在人事管理、财务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建议企业完善劳动合同履行记录、关键岗位交接制度及财务往来凭证管理,避免因内部管理问题导致举证困难。建议公众在诉讼中注重证据的收集与固定,对涉及重大利益的交易或纠纷,可通过公证、第三方存证等方式强化证据效力。

毛先生说,因为遭前公司老板伪造证据找自己索赔20万元,导致自己一度被列入“限高”名单,银行卡被冻结,这些给自己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现在,生活终于可以重回正轨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6970.html发布于 2025-04-09 15:37: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