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7届广交会启幕 开放共赢未来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面对全球贸易壁垒和单边主义的复杂局势,广交会以“开放共赢未来”的姿态破浪前行,再次成为世界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自1957年诞生于封锁与隔绝的困局中,广交会始终以“破局者”的身份见证并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结。本届广交会展示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初心,也展现了我国外贸企业通过制度型开放、技术赋能与市场重构等方式,以更主动的姿态拥抱全球化的决心。
广东省档案馆近日公布的档案揭示了广交会创办的历史背景。1957年3月4日,外贸部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同意四月份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文件不仅是广交会的“出生纸”,也是在封锁中突围、在隔绝中联通的宣言书。首届广交会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信任之桥,以“重合同,守信用”的承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外贸的诚意与实力。
今天,这一诚意与实力将再次通过广交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改革开放后,广交会成为吸引跨国企业投资的最佳窗口之一;从2007年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字之差展现了互利共赢的开放决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熊爱宗看来,进一步办好广交会将为全球经济合作注入强大动力,应将其打造为各国携手推进全球化发展的平台。
第137届广交会三期展会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从展区和产业布局可以看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层变革。从“广州制造”到“广州智造”的转型升级彰显了技术赋能的新优势。本届广交会第一期增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境外采购商关注的焦点。
今天的广交会不仅是商品的交易场,更是技术、规则、标准的竞技场。第137届广交会整合优化了贸易服务展区,吸引了30多家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参展,为广大外贸企业对接合作、数字化转型提供便利。广交会这一广阔的对外平台也推动着企业主动对接国际规则。例如,随着境外采购商更加偏爱绿色产品,参展企业在绿色产品方面下足功夫。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就在广交会上为多家中国外贸企业颁发温室气体核查声明,并为企业在绿色供应链建设方面提供更多专业指导。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第137届广交会依然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截至4月13日,已有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万名境外采购商完成预注册,其中包括全球零售250强企业68家、世界500强企业20家等。近几届广交会上,越来越多参展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份额实现增长。熊爱宗认为,广交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部分企业出口因关税战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广交会可以帮助中国企业积极开拓其他市场,降低有关地区关税政策的影响。
一支铅笔的故事足以看出多边贸易的重要性,而广交会正是多边贸易的大熔炉。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开放共赢的基因始于西汉的丝绸之路,延绵至今。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反映了我们开放的自信和真诚。全球贸易格局的调整、产业链的变迁,对中国也可能是转型升级的契机。无论贸易壁垒筑得再高,中国的产业链能力也不会被夺走。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大船,在中国、在广交会上可以找到“海阔天空”。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7864.html发布于 2025-04-16 15:19:5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