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语聊房竟成色情服务叫卖场所,平台方的监管哪儿去了?

访客 2025-04-21 16:54:32 76186
语聊房竟成色情服务叫卖场所,平台方的监管哪儿去了?摘要: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近期许多消费者投诉,一些所谓的聊天交友软件,其实暗藏着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这些网络平台不仅纵容低俗色情内容,甚至还打造出一个隐秘的为线下卖淫...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语聊房竟成色情服务叫卖场所,平台方的监管哪儿去了?

近期许多消费者投诉,一些所谓的聊天交友软件,其实暗藏着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这些网络平台不仅纵容低俗色情内容,甚至还打造出一个隐秘的为线下卖淫嫖娼交易提供信息撮合的交易平台。

在一款名为音对语聊App上,记者进入“HT”语聊房,发现在这个语聊房里的游戏项目明码标价。主播介绍游戏项目“有荤有素”,“荤”就是色情游戏。

除此之外,男性消费者还可以花钱邀请女主播脱离平台私下进行大尺度视频聊天。不仅如此,想约线下进行性交易也是可以的……知情人张先生曾向平台进行举报,提供了很多关于“HT”语音厅涉黄服务的证据,但平台根本不予理睬。(据4月21日央视财经)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这些软件为了做色情买卖,可谓是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灰色产业链。男性用户注册后,面对的是系统预设的“美女”头像和系统自动回复,文字、语音、视频都需要花钱,而女性用户则被包装成“聊天员”,通过各种擦边、涉黄言语诱导男性用户消费获取分成,光线上色情语聊还不能满足他们贪婪的胃口,平台还怂恿女主播将男用户引到线下进行色情交易,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踩过了法律的红线。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平台并非偷偷摸摸的地下操作,而是光明正大地存在于官方应用商店,明目张胆地提供涉黄服务,还能受到平台的扶持引流,用户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平台居然置之不理,这已经是堂而皇之地无视法律规定,挑衅法律权威了。

然而,面对如此猖獗的违法行为,监管显得滞后而被动。一方面,应用市场和平台运营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无视社会责任,顶风作案,纵容甚至鼓励涉黄行为;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在打击网络涉黄方面存在滞后性,往往是在媒体曝光后才介入调查,导致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遏制,这样不仅让违法者心存侥幸,也让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济。

从应用市场的审核到平台的日常管理,从用户投诉反馈到执法部门介入,各个本应严守的环节,似乎都存在漏洞。应用市场作为软件发布的“第一道关卡”,本应对软件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但这些涉黄软件却能堂而皇之地上架,甚至通过搜索关键词轻松找到。平台运营方更是肆无忌惮,不仅纵容低俗内容,甚至主动组织涉黄活动,以“擦边”方式规避监管。这种不闻不问,松松垮垮的监管现状,本质上是对违法行为的变相纵容,让这些平台野蛮生长,肆意违法。

要从源头上对这类涉黄内容进行遏制,监管部门必须积极发挥作用,大力打击这些违法软件,并构建起全方位的防范监管机制,避免这些不法经营者换个马甲,卷土重来。应用市场应加强审核力度,对涉黄软件坚决关上大门,如果审核不力,就应该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切断违法应用的传播渠道。执法上,需建立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打击力度,对涉黄行为零容忍,提高违法成本,对明知故犯、涉嫌违法犯罪的平台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形成高压态势。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督,不要与违法者同流合污,发现类似行为要及时投诉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交友软件本应是人们连接彼此、分享交友的桥梁,怎能成为吞噬道德与法律的黑洞?重建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监管部门拿出更大的决心与智慧,让法律长出牙齿,让高压线“带上电流”,彻底铲除这条网络涉黄产业链,清除精心设计的“桃色陷阱”,截断网络“污流”,匡正社会风气。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8231.html发布于 2025-04-21 16:54:3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