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Manus割不动国内用户

访客 2025-05-20 17:39:24 83299
Manus割不动国内用户摘要: 文 | 蓝媒汇,作者 | 孙光辛,编辑 | 魏晓火爆一时的 Manus 终于全面开放注册了,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中文版。5 月 12 日,Manus 官宣开放注册,这个曾经一个邀请码都...

文 | 蓝媒汇,作者 | 孙光辛,编辑 | 魏晓

Manus割不动国内用户

火爆一时的 Manus 终于全面开放注册了,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中文版。

5 月 12 日,Manus 官宣开放注册,这个曾经一个邀请码都能被炒到 10 万元,无数人只能从各种测评中略知一二的神秘 AI 产品,如今终于揭开了面纱。

相对于 3 月初作为全球首个通用 AI Agent 产品火遍全网,Manus 此次开放注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Manus 此前引发关注,是因为它不同于单一的大模型生成简单图文,而是将用户输入的命令拆解为不同的任务并调用不同子 Agent 或工具分别完成具体任务,这让很多人第一次清晰地看到 AI Agent 与大模型的区别。再加上 Manus 和 DeepSeek 一样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创业公司,很多人将其视为 DeepSeek 之后中国 AI 领域的又一个颠覆式产品。

此次蓝媒汇实测发现,Manus 当前并没有中文版,若通过百度等中文浏览器直接搜索进入 Manus 官网,只能看到 Manus 3 月份发布的与通义千问合作的消息。

在业内人士看来,Manus 与通义千问这样的头部 AI 大模型合作 2 个月后,之所以中文版至今还不见踪影,主要是国内用户变现难,不容易收割。

一个字儿:贵

初步体验 Manus 后,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贵。

Manus 采用的是消耗积分方式,注册成功后会获得 1000 免费积分,此外,每天会获得 300 免费积分。每天获得的免费积分不能累积,无论是否使用完,第二天都自动变为 300 积分。

不过你如果真的想常用 Manus,根本不用考虑这 300 积分会用不完,因为随便输入一个任务就能轻松消耗掉几百积分,每天获得的免费积分只够完成一些非常简单的任务。

由于 Manus 上线之初就已经有不少人体验过各种功能,所以为了避免浪费有限的积分,蓝媒汇给 Manus 安排了一个较为复杂的任务,做一个简单的网页版数独游戏。

尴尬的是,直到注册时送的 1300 积分全部消耗光,该任务都没能完成,无法检验成果。而且由于不断地测试导致上下文太长超出限制自动停止,不得不通过压缩上下文的方式接力进行。

如果不想让这个任务因此半途而废,要么就得等第二天更新免费积分,要么就得花钱购买积分。根据 Manus 的收费标准,平均 100 积分就需要 1 美元。也正因如此,很多人一看到价格就直呼太贵了。

Manus 在 " 公测 " 阶段就采用这样的收费标准,或许与其成本有关。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Agent 的运行会依赖大模型规划、执行,消耗大量的 tokens(自然语言文本的的最小单位),所以如果没有自研模型,就需要支付模型的 API 费用给基础模型的厂商。Manus 的海外版主要使用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nthropic 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 Claude,根据外媒报道,平均每执行一个任务,Manus 就要向 Anthropic 支付 2 美元。

除此之外,Manus 还需要支付高昂的云端沙盒成本。该业内人士介绍,Manus 在运行时只需要用户使用浏览器,所有的任务都在云端完成,而不需要占用户本地电脑的资源。这样的方式就会带来云端虚拟机的成本,相当于提高了成本,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Manus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显然没有实力像国内大厂那样免费给 C 端普通用户免费使用," 公测 " 阶段就无差别收费在所难免,但这样的价格难免劝退不少人。

中文版上线遥遥无期

Manus 中文版何时上线是不少人关注的问题,虽然 Manus 完全可以通过中文来使用,但到目前为止,Manus 中文版仍遥遥无期。

这或许与监管有关。上述业内人士向蓝媒汇分析称,Manus 的海外版主要使用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nthropic 公司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 Claude,海外模型在国内没有备案,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这也就意味着,Manus 就算已经开发出中文版,也无法在国内上线。

此外,之所以没有立即上线中文版,或许也跟国内用户付费习惯和意愿相关。相比国外用户,在国内大模型内卷的大背景下,直接向用户收费进行付费订阅,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国内用户不是非用 Manus 不可。

虽然 Manus 已经与通义千问合作,但双方并没有公布任何进展或细节,AI 蓝媒汇尝试就中文版 Manus 的研发进度向双方咨询,截至发稿暂未得到有效回应。

从 Manus 的相关动态来看,Manus 当前似乎并不急于回到国内,主要目标仍然是海外市场。

就在 Manus 宣布开放注册的同时,有消息称 Manus 母公司拟融资 1 亿美元,Manus 也是火速辟谣。不过根据天眼查 APP,Manus 当前已经获得了 4 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为今年 4 月份完成的 7500 万美元融资(约合人民币 5.4 亿元),投资方为硅谷风头 Benchark。此外,腾讯、红杉中国、真格基金也曾对 Manus 进行过投资。

虽然这个融资细节可能有误,但根据数据分析机构 CB Insights 的信息,Manus 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了一笔 75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人中也包含 Benchmark、腾讯、红杉以及真格基金。

另据外媒报道,蝴蝶效应计划将这笔新注入的资金用于支持其服务向海外市场扩张,目标直指美国、日本和中东。

缺少模型是优势,也是软肋

据了解,Manus 将重点继续放在海外,而不是趁着在国内大热时回国的原因,就在于作为一家创业公司,Manus 在国内恐怕难以维持生计。

Manus 背后的母公司蝴蝶效应并不研发大模型,而是直接调用已有大模型,这是它在美国各种政策限制下还能获得硅谷融资的原因。但如此一来,Manus 就成了一个 " 赚差价 " 的 AI 公司,定价空间受大模型厂商制约明显,即便与通义千问达成了合作,不想赔本赚吆喝,收费就低不下来,这与国内 AI 市场普遍以低价甚至免费吸引用户的情况水土不服。

更何况,Manus 的护城河并不牢靠,至少从用户层面来讲,并非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 Manus。

在 Manus 引爆全球关注之前,字节跳动就先后发布了 Coze(扣子)的海外版和国内版。凭借抖音等内容平台,Coze 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而且当前 Coze 国内版虽然也收费,但对于只需要基础功能的个人用户,免费版足矣。

来源:Coze 官网

4 月下旬,被一些人称作 Manus 平替的百度心响 APP 上线安卓平台,iOS 版也在审核中,有消息称心响 APP 现已签约 1500 家机构,但还未经证实。该 APP 依托百度在搜索领域的积累已经可以完成包括城市旅游、AI 相亲、法律咨询、试题讲解、游戏开发在内的十大场景超 200 个任务类型。更重要的是,心响当前是全量免费的。

对于 Manus 而言,虽然刚刚获得了 7500 万美元的投资,但想凭此就与字节、百度这样有自研模型也有足够资本的大厂竞争,未免有些杯水车薪。

即便不与这些大厂在国内竞争,Manus 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不小。国外科技巨头同样也在积极布局 AI Agent。北京时间 5 月 15 日凌晨,谷歌发布了由 Gemini 驱动的通用科学智能体 AlphaEvolve,可以用于攻克数学分析、组合学、几何学等领域的开放性难题。

对于 Manus 来说,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的头衔确实给它带来了不少关注,但在国内外巨头的层层围堵之下,光有头衔显然不够,能否打好开放注册这一仗,或许正是 Manus 是否有机会讲新故事的关键。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11910.html发布于 2025-05-20 17:39:2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