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各国对美关税的报复恐接踵而至 全球盟友警告反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不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及特定汽车零部件加征最高25%关税,相关措施于4月2日生效。高盛分析认为,进口汽车价格可能上涨5000至15000美元,本地制造的汽车成本也可能上涨多达8000美元。此举不仅会扰乱供应链,还会在美国全球各地的盟友中加剧愤怒和疏远,增加它们采取报复措施的压力。
亚洲汽车股连续第二天下跌,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分别下跌2.81%和2.6%,马自达下跌1.32%,韩国的现代下跌3.53%,在墨西哥设有制造工厂的起亚下跌2.66%。
向美国出口汽车的主要贸易往来国均发出警告,认为这一政策对双方都不利。大部分受影响的国家表示将对美国实施报复措施,但同时希望继续谈判以避免贸易战。墨西哥正在制定全面的汽车关税应对措施,并将对美国关税作出全面回应。日本不排除反制选项,但将努力寻求美方的关税豁免。韩国计划出台紧急应对措施,并继续向美政府寻求关税豁免。加拿大将研究对美汽车关税的反制措施,并设立14亿美元基金以保护本国汽车产业。欧盟已建立反胁迫机制,可能对美采取包括限制贸易和服务在内的制裁措施。德国明确表示将抵制美国商品,但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英国不希望与美国升级贸易战,两国正在进行紧急谈判。
批评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思维方式是,美国要得到好处,就需要其他国家付出代价,包括盟友。特朗普预测,即将征收的汽车关税将导致汽车制造商将生产和供应链转移到美国工厂。然而,汽车制造商表示,尽管面临关税威胁带来的成本和混乱,但他们不会立即建造新工厂,原因包括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无常以及生产转移的困难等。
欧盟官员已宣布将在4月中旬前对从内衣到豆制品等许多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同时不再推迟实施此前因美国对钢铝加征关税宣布的反制措施。更有力的反制措施可能会接踵而至。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5350.html发布于 2025-03-29 11:10:0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