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诚没有放弃卖港却玩了一出缓兵之计 官方审查揭示真相

3月28日,有消息称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这被媒体解读为“暂缓交易”,并非“取消”。此前有消息称,长和原定4月2日前签订最终协议,但香港《南华早报》曾称,4月2日并不是真正的最后期限,因此“暂缓”可能都称不上。这可能是李嘉诚在各方压力下的缓兵之计,符合他的一贯行事风格。
在同一时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注意到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并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相比长和向港媒放出的消息,国家监管部门的信息更权威,更有助于看清真相。长和的小动作可能欺骗了一些人,但骗不了国家监管部门的眼睛,对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相关部门一定会采取行动。
李嘉诚家族在香港及欧美世界经营已久,擅长树立形象并操纵舆论。从这件事引发质疑和批判以来,境外舆论场出现不少替李嘉诚辩护的声音,甚至内地的一些平台上也出现了类似的“三无账号”。这些声音让人怀疑背后是否有组织操控,香港民众需要擦亮眼睛。
这件事的本质是某个财团家族在美国经济胁迫下迅速屈服,背叛了本国国家利益。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没有所谓的中间立场。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将成为李嘉诚家族乃至长和企业永久的历史污点。
如果巴拿马港口交给美方控制,它可能会变成伤害中国利益的工具。特朗普政府对此毫不掩饰,长和不可能不知情。资本安全离不开国家利益,商业逻辑也不能凌驾于主权之上。当《大公报》以“千古骂名”警示资本立场时,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质问“商人有没有祖国”,历史终将证明,只有将企业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实现真正的基业长青。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5351.html发布于 2025-03-29 11:10: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