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 市场仍处黄金坑

访客 2025-04-28 10:01:14 54347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 市场仍处黄金坑摘要:   五一假期前的三个交易日,A股市场将如何表现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国内重要会议以...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 市场仍处黄金坑

  五一假期前的三个交易日,A股市场将如何表现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国内重要会议以及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A股预期将保持稳定。叠加海外冲击逐渐减弱,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更加积极有为且后备充足工具箱的经济政策,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而无风险利率下降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一环。接下来,中国股市有望走出升势,战略性看多。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叠加海外冲击逐渐减弱,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招商证券指出。

  浙商证券进一步指出,接下来,预计“下有支撑,窄幅震荡”的大格局还将持续下去。其中,如果再度出现外部利空打压指数的情形,则应在指数快速下探时果断出手、积极增配。

  配置层面,多家券商提醒投资者科技板块拥挤度已显著回落后的机会。兴业证券便指出,随着4月底财报披露季结束,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业绩担忧“靴子落地”,市场对于科技板块的定价有望逐步转向对于中长期产业趋势的关注。进入5月至6月,高弹性科技风格的胜率将逐步提升。

  操作层面,银河证券建议投资者,考虑到近期场内资金情绪虽有回暖但整体依然偏谨慎,主要体现在成交量依然没有明显放大,所以在资金情绪全面回暖前,仍建议多看少动,更多聚焦中长线布局。

  中信证券:再次高低切换

  展望后市,国内的政策是托底和应对式的,4月只是第一波以试验和预防为特征的政策;筹码出清相对彻底且对业绩不敏感的主题阶段性占优;市场整体情绪位置不算低,科技板块相对医药和消费更接近冰点,对风险偏好回升更敏感。

  具体而言,本轮政策表现为应对式、试验式的。所谓“应对”指的是定向帮扶那些直接受到贸易冲击的企业,而“试验”指的是扩大服务业支持力度的相关政策从开始尝试到提高规模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

  整体来看,本次政治局会议上也有一些新的政策思路,“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是首次提出,针对可能直接受损的外贸企业也有帮扶以及稳岗支持,并且再次强调了新兴支柱产业的重要性。判断年内第二轮政策可能在年中出现。

  接下来,即便后续市场的风险偏好继续修复,主题行情的空间和广度可能都会受到一定制约,5月的应对还是以“高切低”为主。配置上,5月可关注新技术和产业题材轮动、海外科技映射链修复以及服务业扩内需政策落地。

  国泰海通证券:战略性看多

  展望后市,建议投资人尽快转变对股市主要矛盾的认识,提高中国配置。首先,经过三年出清和调整,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估计是充分的,已有共识对估值收缩的影响是递减的。

  其次,美国面临滞胀、美元信用的约束,后续或仍有反复,但不确定性预计将边际收敛,股市触底并不取决于不确定性减小,在于不确定性不再变大。

  再次,中国股市估值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变,要看到中国的确定性,贴现率下降是2025年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更加积极有为且后备充足工具箱的经济政策,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而无风险利率下降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一环。投资者关于内外部的疑虑消减,中国股市也有望走出升势,战略性看多。

  配置方面,新兴科技是主线,金融周期是黑马。金融与高分红方面,推荐券商/保险/银行;具备股息与稳健经营优势的央企高分红股,推荐运营商/高速公路/公共事业。新兴科技成长方面,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游戏/信创/半导体/医药;顺周期的回归方面,推荐地产/有色/化工/建材/零食/化妆品。

  银河证券:多看少动

  宏观上,国内重要会议落地,表态符合预期,其实政策对外越坚定,也就意味着对内会越坚定,所以中长期的内循环(内需+科技自主)以及非美贸易共同体依然是不变的两条主线。

  不过,考虑到近期场内资金情绪虽有回暖但整体依然偏谨慎,主要体现在成交量依然没有明显放大,所以在资金情绪全面回暖前,仍建议多看少动,更多聚焦中长线布局。

  操作层面,中期的主要方向虽没有变化,但短期政策对冲急迫性下降,市场自主定价权重提升,这或导致场内资金结构发生一些变化,可以看到指数走势不再是“推土机”行情,而且权重股的超额收益开始回吐,周内中小盘股走势更占优,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值得关注。

  同时,考虑到业绩披露的节奏以及节假日来临,风格切换出现或也是节后了,市场可能再度进入偏题材炒作的状态。另一方面,资金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要小心纯资金推升的妖股风险。

  申万宏源证券:维持二季度震荡市判断

  展望后市,A股政策预期保持稳定的三个条件:一是增量政策布局的保留空间。二是存量政策加速落地执行。三是政府债券发行加速,为三季度稳增长储备资源。

  4月政治局会议存量政策“用好用足”,增量政策“备足预案”,资本市场“稳定”基础上还要“活跃”,全面覆盖市场期待。政策关键验证期,A股预期将保持稳定。

  同时,A股核心特征逐步变化:政策对冲急迫性下降,市场自主定价权重提升。这使得对冲资产、反击资产的主题属性下降,股价弹性下降;出口链、美国科技巨头产业链阶段性修复;高股息投资重新向港股聚焦。

  此外,中期展望向“结构牛,全面牛”回归,二季度本就是“结构牛”的调整期,A股消化基本面压力“幅度充分,时间不足”,维持二季度震荡市判断。

  配置方面,科技成长是性价比调整先到位,可布局有时间价值的国内AI产业链(港股互联网平台 + A股AI算力)。机器人机构持股更集中,短期依然是对催化更敏感、主题弹性更高的科技方向。

  华泰证券:维持震荡

  展望后市,随着政治局会议召开、业绩期和海外扰动第一阶段进入尾声,市场或迎来短暂的“空窗期”,资金观望情绪渐浓,等待新的变量出现选择方向。

  大势上,政治局会议强调“底线思维”、对风险偏好形成支撑,但海外变数仍存,节前或维持震荡格局,后续关注五一高频数据和美国4月非农等。

  配置方面,政策和国内应对仍是中期交易主线,但短期紧迫性降低,建议将视角聚焦在业绩披露后基本面线索的挖掘。操作上,不确定性下赔率优先,中期维持红利、内需、自主可控的哑铃组合,边际增配服务消费和科技中高性价比品种。

  兴业证券:科技板块压制因素有望逐步缓解

  经历3月以来的连续调整,当前科技板块的拥挤度已显著回落。可以看到,经历前期的调整消化后,当前多数科技细分方向拥挤度已经回落至历史底部,已经到了可以寻找细分方向左侧布局的阶段。而部分红利和内需资产,当前拥挤度已经上升至高位。

  同时,成交占比这一指标也可以看到,当前TMT成交占比目前已回落至25%左右的历史底部,与2023年与2024年历次科技风格调整到位时的水平相当,表明市场对TMT板块的风险偏好回落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

  而往后看,压制科技板块的因素有望逐步缓解。随着4月底财报披露季结束,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业绩担忧“靴子落地”。与此同时,海外扰动正在逐步过去,市场对于科技板块的定价有望逐步转向对于中长期产业趋势的关注。此外,从近十年风格表现的“日历效应”也能够观察到,进入5-6月,以高PE、TMT、AI为代表的高弹性科技风格的胜率将逐步提升。

  同时,产业趋势层面,以DeepSeek发布为标志的新一轮AI产业趋势才刚刚开启,当前各产业链环节仍在加速迭代焕新,将继续支撑科技板块成为中长期主线。

  配置方面,结合拥挤度、机构持仓与景气,当前AI50大细分方向中,可率先关注上游PCB、IDC、光模块;中游AIAgent、SASS、应用软件;下游人形机器人、在线教育虚拟现实、智能交通、游戏等。

  浙商证券:窄幅震荡

  展望后市,预计“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窄幅震荡”的大格局还将持续下去。其中,如果再度出现外部利空打压指数的情形,则应在指数快速下探时果断出手、积极增配。

  但与此同时,如果指数反弹至4月7日跳空缺口上沿,则应该警惕上方成交密集区带来的压力,此时不宜贪胜。

  行业板块方面,建议投资者在考虑择时的前提下关注三大方向:一是大金融红利,含部分中字头;二是自主可控,含军工;三是内需消费,及泛消费领域(如医药)。

  华创证券:市场仍处于黄金坑

  展望后市,维持此时市场仍处于黄金坑的判断,当下回调即是配置机会。同时,维持年度策略观点,即国内双宽政策将持续对抗价格低位、资产抛售负向螺旋下的企业盈利收缩,从而最终实现扭转私人部门信心。

  站在当下二季度时点,对于政策端的市场预期应更多放在既有政策的加速实行完毕,年内增量政策或需要等待7月政治局会议基于二季度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磋商。

  配置层面,内需、自主可控已成为外部不确定性下的资本市场重点。在外部冲击不确定性延续的背景下,内需与自主可控产业链所代表的较强确定性将成为资本市场关注重点。

  内需方面,消费板块为内需领域的主要代表,其优势在于低估值和业绩的稳定增长。相比红利、科技和周期板块,消费板块的估值相对便宜。此外,消费板块具有较高的股息率优势,整体板块的股息率在2.7%左右,仅次于红利和金融板块。随着经济和消费预期的改善,消费板块有望迎来复苏和增长,当前低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与向上弹性的共振可能。

  招商证券: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

  展望5月份,随着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叠加海外冲击逐渐减弱,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行业方面预计主要围绕关税冲击修复和景气改善的线索展开。

  具体而言,海外冲击超跌修复与自主可控加码方面,一方面,可关注前期超跌领域的修复,尤其是海外营收占比较高,但行业对美国出口依赖度较低的领域,有望率先迎来修复。典型的如小家电、摩托车及其他、元件、医疗器械光学光电子等。

  另一方面,海外冲击预计进一步提升政策在内需消费和自主可控领域的加码,计算机、国防军工等有望受益。

  同时,景气修复的线索方面,结合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中观指标来看,随着政策推进,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修复。细分领域景气度较高或有改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消费服务领域的家电、家具、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金银珠宝等;二是新能源汽车、发电设备、集成电路、风电、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制造领域生产端保持较高景气;三是地产销售端及资金端边际改善。

  结合中观景气、盈利能力、筹码分布、估值、交易、周期阶段和赛道价值等多个维度,推荐投资者关注计算机、汽车、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通用设备)、有色金属、社会服务、农林牧渔等。

  华安证券:维持震荡

  展望后市,海外扰动在经济基本面上的兑现仍未落地,对应的储备对冲措施也在观察时机,市场在5月将继续维持震荡。

  具体而言,虽然经济基本面内生动能依然偏弱,出口走弱影响逐步显现、拖累生产端,服务消费、二三线地产销售放缓态势明显。但中央政治局会议积极定调,国内政策有望发力对冲出口边际走弱影响,对冲力度的大小也取决于对经济的冲击程度。

  因此,未来政策有储备托底并视对经济冲击程度而出台对冲,市场有望继续维持震荡。同时,若对冲政策落地时超预期则可以乐观一些。

  配置方面,5月市场向上动能和向下风险均有限。配置思路上,市场依然缺乏持续的明确主线,尤其是在当前市场位置不低时需更加重视事件或政策的催化支撑。

  方向上,消费板块已经经历全面轮动、周期板块景气依然偏弱,成长科技板块深度回调后出现催化事件、金融板块稳定性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因此,5月建议投资者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一端配置成长科技,另外一端配置稳健型的红利资产,当前市场环境下哑铃天平略微偏向于红利资产。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9001.html发布于 2025-04-28 10:01:1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