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私摘枇杷被农户索赔100元一个?说“私摘”真是留了颜面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4月27日,一段“游客在成都龙泉山附近摘取枇杷被农户索赔”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视频显示,一名游客被农户拉着不让走,双方发生争执。视频发布者介绍,事发于4月26日,他路过龙泉山时看到了这一幕,当时有人报警。当地表示,经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游客赔偿农户30元作为损失补偿,纠纷已得到妥善解决。(据4月28日极目新闻报道)
相关视频截图
首先要强调,游客的行为很没有素质。据报道,果园旁竖立的告知牌上面写着“偷摘枇杷100元/个”。游客看到,知道果园主人不能容忍私摘行为,都会避而远之。否则,会引发矛盾和纠纷。哪知道这位游客对此无视。
游客有错在前,农户要求一个赔一百元,似乎也是“明码标价”。但确实,几个枇杷根本不值这么多钱,就引来了“要价太高”的质疑。
这不正是说明了,小偷小摸只会惹麻烦上身吗?我们不妨站在农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枇杷是用来谋生糊口的,是生计。竖了告知牌游客不听劝,非要头铁,现在枇杷没熟就摘下,也让他们感到心疼。官方人士透露,“农户提赔偿时也气上头了,最后没有赔这么多钱。”
这可以理解,他们可能深受“私摘”之苦。再说,这家摘几个,那家摘几个,树迟早会被薅秃,谁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游客出行,应该带着文明,既要保护环境,心里也要有底线,尊重当地村民的合法权益。路边硕果累累,不管是私人的还是绿化带的,不管是嘴馋还是手痒,都不能顺手牵羊。要想吃就应该去买,有采摘的需求可以去正规采摘园。
其实,媒体使用“私摘”的说法还是给相关游客留有一些颜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游客未经他人允许私自摘取枇杷,无论数量多少,都属于盗窃行为。只不过因为涉案金额较小,达不到行政处罚的标准,只需要赔偿农户即可。
此事冲上热搜,是因为不少网友对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深恶痛绝。一方可能认为,只是顺手摘几个,“顺”不算偷,另一方却认为,偷就是偷,哪怕只是几个枇杷,性质是一样的。这就说明,每个人心里应该有法律底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说穿了,小偷小摸,不就是想占便宜吗?
偷摘枇杷引发纠纷,还冲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最后还要警方来调解,既造成行政资源浪费,也占用了公共资源。客观来说,这样的例子还不在少数,一些地方游客和村民之间为此发生冲突和矛盾,有的还造成地方的负面影响。私摘行为引发冲突,危害甚大。
这就提醒,游客出门在外,应该管好自己的手。否则,不仅会成为负面典型,还有可能坏了游览的兴致,甚至有可能被警方行政处罚,最终得不偿失。
(来源:极目新闻)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9092.html发布于 2025-04-28 15:35:5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