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遭遇诈骗财产转移如何应对

访客 2025-07-29 14:34:14 27825
遭遇诈骗财产转移,应立即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报警: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提供详细信息,包括诈骗者的身份、转移方式等。,2. 联系银行:及时通知银行冻结相关账户,阻止资金进一步转移。,3. 收集证据:保留与诈骗相关的所有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4. 咨询律师: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了解自身权益和应对策略。,面对财产诈骗,务必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诈骗犯财产转移了怎么办

若诈骗犯转移财产,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权益。

一是收集证据。积极收集能证明诈骗犯转移财产的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交易合同、财产变更登记等。这些证据可作为后续法律行动的支撑。

二是申请财产保全。发现诈骗犯转移财产迹象后,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会根据情况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防止财产进一步转移。

三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者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诈骗犯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若诈骗犯转移财产的行为导致受害者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法院可依法对转移的财产进行追缴。

四是行使撤销权。若诈骗犯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撤销其转移财产的行为。

五是配合司法机关。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工作,提供相关线索和证据,协助司法机关追回被转移的财产。

二、诈骗金额13万量刑标准

诈骗金额13万属于数额巨大。依据《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对于数额巨大的具体界定可能略有差异,但通常而言,13万已达数额巨大标准。法院量刑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一方面,要看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从轻处罚情节。比如,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可能会从轻处罚。另一方面,是否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也会影响量刑。若犯罪嫌疑人将诈骗所得13万全部退还被害人,并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会酌情从轻。此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犯罪次数、是否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都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三、诈骗犯罪银行卡冻结多久

诈骗犯罪中银行卡冻结时间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根据法律规定,侦查机关冻结存款、汇款等财产的期限通常为六个月。若需要延长期限,应当在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每次续冻期限最长同样为六个月。

若案件侦查终结,银行卡内资金若与案件无关,应在三日以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若资金属于涉案财物,会按法律规定处理,如返还被害人、上缴国库等。

如果涉及重大、复杂案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冻结期限可以延长至一年。延长冻结期限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总之,诈骗犯罪银行卡冻结时间受案件侦查进度、资金性质等因素影响,没有固定时长,直至案件处理完毕或解除冻结条件满足。

以上是关于诈骗犯财产转移了怎么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