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暴利、冷门与情感刚需:一场宠物身后事值多少钱?

访客 2025-04-24 17:07:03 87730
暴利、冷门与情感刚需:一场宠物身后事值多少钱?摘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消费纪,作者:莓莓,头图来自:AI 生成一、当告别成为刚需,悄悄崛起了一个新赛道2024 年 11 月的一天,骑行博主赵朔在喀纳斯歇脚时,凌晨 4 点,一只小猫...

暴利、冷门与情感刚需:一场宠物身后事值多少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消费纪,作者:莓莓,头图来自:AI 生成

一、当告别成为刚需,悄悄崛起了一个新赛道

2024 年 11 月的一天,骑行博主赵朔在喀纳斯歇脚时,凌晨 4 点,一只小猫围着帐篷叫了好几圈,把赵朔从睡梦中唤醒。

他怕小猫受凉,就把它放进了帐篷里。赵朔为它取名 " 悟空 ",悟空出镜后,几十万网友每天在蹲点等更新。

这个月的 15 号,悟空却因车祸去世,赵朔发文求助 " 我想给它找个冰箱 ".....

悟空的离开,让数百万 " 云家长 " 集体经历了一场微型死亡教育。

当宠物和人都决定将对方嵌入自己的生命,这会成就一种特殊的联系。悟空与赵朔相遇,是流浪猫与 " 流浪者 " 的互相收留,更是两个孤独灵魂的相互救赎。

赵朔的经历映射了当代无数铲屎官的现状。当城市的路灯亮起,那些独居的年轻人回到空荡的公寓,唯一迎接他们的可能只有一只摇着尾巴的狗,或是一只慵懒的猫。它们的一生都在等待和陪伴。

对于养宠人来说,这些毛茸茸的小生命或许早已超越了 " 宠物 " 的定义。而当这些不会说话的家庭成员走到生命尽头时,一场静默却昂贵的告别仪式正在悄然兴起。

《中国宠物殡葬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4-2031 年)》显示,2023 年中国宠物殡葬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 18.2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 27.4%。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另一方面,企查查平台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现存宠物殡葬相关企业逾 8000 家。其中,近三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接近 4000 家,从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宠物殡葬行业的快速崛起。

宠物在家庭中的情感地位提升,促使殡葬服务向人性化方向发展。消费纪从《2024 年中国宠物管理白皮书》了解到,60.4% 的宠主会选择 " 遗体告别 " 服务,56.3% 则注重 " 遗容整理 "。随着宠物殡葬服务的规范化发展,行业已形成涵盖遗体接运、清洁整理、告别仪式到火化安置的完整服务链条。

与此同时,更加个性化的殡葬方式如树葬、海葬等生态殡葬形式逐渐兴起,前者将宠物遗体埋葬后配套墓地建设,可种植树木或雕刻墓碑;后者则将宠物遗体回归自然水域。宠物骨灰钻石技术亦在发展,通过高温烧制将宠物骨灰转化为晶石,再加工为饰品,满足宠主情感纪念需求。

尽管服务链条日益完善、个性化选择不断涌现,但与宠物食品、宠物医疗等成熟细分赛道相比,宠物殡葬仍是方兴未艾的新兴领域。因其市场尚处早期发展阶段,行业内存在定价混乱、服务标准缺失等问题," 暴利 "" 冷门 " 成为大众对其的固有认知。

二、野蛮生长下的矛盾与挣扎

宠物殡葬服务最早来源于日本,2005 年左右被引进中国。最初,人们对宠物殡葬的认知有限,市场需求也较小。但随着年轻人成为养宠主力军,他们更加注重宠物的生活品质和情感交流,对宠物殡葬的接受度也更高。

与其他细分赛道相比,宠物殡葬行业仍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这个行业带着一种矛盾的特质——它既承载着最柔软的情感,又暗藏着最现实的利益博弈。当一只宠物离开,主人的悲痛往往成为商家眼中的 " 商机 ",而行业的混乱与不规范,又让这场告别变得复杂而充满争议。

暴利,是这个行业最鲜明的标签之一,根据美团的数据,宠物殡葬单次服务均价突破 3200 元。消费纪在浏览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发现,上海地区有关宠物殡葬的定价普遍在 200 到 3000 元之间,价格偏低的服务仅针对 2 斤以内的宠物,超重部分需要补齐费用,如果是一只 80 斤的成年犬,火化的价格可能会超过 2000 元。

而需要清洁服务、告别仪式、火化项目、骨灰罐或是墓地订购的套餐普遍价格更高。如果主人选择 " 单独火化 "(即确保骨灰不被混入其他宠物),价格还会翻倍。至于近年来兴起的 " 宠物骨灰钻石 " 服务,更是将商业想象力推向极致,利润率远超传统珠宝行业。

高利润的背后,是行业标准的严重缺失。消费纪咨询了一位上海的宠物殡葬机构负责人 Lily,对方表示:" 正规的宠物殡葬机构成本不算低,一套火化炉的售价为 20 万到 50 万元不等,而为了应对大多数宠物主的需求,这类机构通常会自备不同规格的火化炉。"

Lily 还透露到," 一些非正规的小型殡葬工作室甚至没有固定场地,仅靠一辆面包车改装成的‘移动火化炉’就能接单。由于这个行业透明度低,消费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一些机构会以‘环保火化’为名,收取高额费用,但实际上并未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有的则利用主人的心理,推销高价纪念品。更恶劣的情况是,部分机构甚至会在火化环节偷工减料——比如承诺‘单独火化’,实则批量处理;或者以‘骨灰寄存’为由长期收费,实则随意堆放甚至丢弃。"

冷门,则是这个行业的另一面。尽管市场规模在快速增长,但宠物殡葬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在四五线城市,相关服务几乎空白。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许多宠主在宠物离世时手足无措——有的只能选择自行掩埋。

纠纷,则是暴利与冷门交织下的必然结果。对此,Lily 坦言:" 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人做,而是做得好的太少,大多数人只是冲着暴利进来捞一笔,根本不在乎服务质量。"

三、告别背后的价值重构

然而,即便存在诸多乱象,这个行业仍在快速增长,因为需求真实存在。对于许多宠主来说,当它们离开时,需要一场体面的告别,而不是像处理垃圾一样随意丢弃。这种情感需求,正是行业存在的根基。

正如消费纪看到的一句评论:" 我知道可能被‘宰’,但我愿意花这个钱,因为它是我的家人,我不能让它走得那么潦草。"

这种矛盾的心态,恰恰折射出宠物殡葬行业的特殊性——它既是一门生意,又不仅仅是一门生意。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也加速了宠物殡葬文化的传播。小红书平台上," 宠物殡葬 " 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 1.5 亿,原本小众的宠物服务逐渐走向大众化、日常化。

在这种背景下,商家敏锐捕捉到宠主对仪式感的极致追求,将这场情感消费变成明码标价的商品,衍生出更细化的服务,例如宠物纪念产品、宠物克隆等,试图在商业利益与情感价值之间寻找平衡点。

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宠物克隆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引发了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讨论,而天价宠物墓地的出现,则折射出消费主义对传统生死观的冲击。

对比下来,一些 " 平价 " 的宠物纪念品则在电商平台更受欢迎。消费纪在淘宝平台检索 # 宠物纪念品定制 # 关键词发现其种类之繁多,同时看到市场价格呈现显著分层特征。

比如基础款定制宠物钥匙扣的单价多维持在 10-20 元区间,以简约造型和批量生产为主;进阶型毛发 / 骨灰 / 牙齿融合的首饰(如项链、手镯)及手工皮雕制品,因涉及个性化设计与复杂工艺,定价普遍在 500-800 元。

消费纪也注意到,宠物纹身、手工毛毡等定制化服务因高度依赖创作者的艺术水准与手工技艺,单件收费可以轻松突破千元,甚至一比一还原毛毡的价格直逼上万元。这种价格梯度不仅反映出了产品材质、工艺复杂度的差异,也映射出宠物纪念市场从标准化商品到高端定制服务的多元消费格局。

说到底,宠物殡葬行业和宠物纪念行业的本质,是帮人类处理一种 " 无法言说的失去 "。当一只猫或狗离开,带走的可能是一个人下班后的期待、深夜的陪伴,或是某个艰难时刻的唯一慰藉。这种失去需要被看见,被承认,而不仅仅被商业逻辑覆盖。行业的未来,不在于能赚多少钱,而在于能否真正理解这种失去的重量,并给予它应有的尊重。

这个价值百亿的新兴市场,正解构着中国人 " 死者为大 " 的传统观念。当养宠人开始为离世的宠物举办告别式,当一线城市出现宠物陵园 " 一墓难求 " 的现象,折射出的是新一代养宠群体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定义。

看似非理性的消费选择,实则是将宠物纳入 " 生命共同体 " 的具象表达。这种情感羁绊值得一场郑重的告别,而非被简单纳入商业计算。唯有行业始终以敬畏之心回应生命价值,才能在市场浪潮中守住人文温度,让每一份告别都成为尊重与铭记的见证。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ddwi.cn/ddwi/8582.html发布于 2025-04-24 17:07: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爱美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