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破局新生: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访客 2025-09-25 14:05:24 15077
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破局新生成为时代主题,通过不断突破旧有局限,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只有敢于破局,才能实现新生,引领未来发展趋势,开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尊敬的王洪祥书记、刘长根书记、贾宁书记、王占仁校长,尊敬的张文显顾问、公丕祥顾问、严存生顾问,尊敬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专家学者,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对洪祥书记、长根书记、贾宁书记莅临年会并发表重要致辞讲话,表示衷心感谢!对张文显顾问、公丕祥顾问、严存生顾问等资深法理学专家拨冗参加年会并发表重要学术演讲,表示诚挚感谢!对为年会顺利召开付出巨大辛劳的甘肃省委政法委、甘肃省法学会、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和全体师生,德恒(兰州)律师事务所,表示衷心感谢!对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法理学研究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感谢!

借此机会,我拟从以下六个背景维度,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中国法理学研究、在新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的法理学研究会等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想法。

一、本次年会是在党中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五周年的政治背景下召开的。五年来,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引领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许多理论、制度、实践和文化方面的原创性、独创性和标识性的重要成果。对我们法理学研究会而言,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持续加强和不断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从六处着力:一是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五年来的丰富发展”的前沿性研究;二是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体系化、法理化的阐释性研究;三是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科学性方法、世界性贡献的创造性研究;四是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维度上的融合性研究;五是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全方位实践性研究;六是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强军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文化思想等分领域思想的关联性、协同性、共享性研究,努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引向深入。我们要把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法理学研究会各项工作的始终。

二、本次年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这次全会擘画了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为法理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创造了新机遇、明确了新任务。例如,“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等一系列新命题新论断新部署,亟需从法理学上进行科学研究和系统阐释,以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理论根基。我们要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入研讨年会主题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新景启新题、以新题唤新思、以新思开新路,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推动法理学研究走深走实,更好发挥法治理论在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法理支撑作用。

三、本次年会是在“两规划”“两纲要”正在收官、两个重要会议即将召开这一“承上启下”的独特背景下召开的。两规划”:“十四五”规划和“法治中国建设规划”;“两纲要”:“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的实施纲要。两个重要会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按照惯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总结,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科学规划。第二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总结五年来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发展和法治中国建设经验,并对下一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前瞻性、规划性、系统性的决策部署。法理学研究会要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一要加强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如“面向2035年的中国法治发展和法理学创新”“本世纪中叶建成法治强国的内涵、条件和路径”等;二要加强面向全局的战略性研究,如“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互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发展格局和内在动力”“大国博弈国际形势下的涉外法治建设”“中华法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三要加强面向问题的现实性研究,如“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重大制约因素研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短板弱项研究”“法治领域改革和法治规划贯彻实施体制机制研究”等;四要加强面向目标的对策性研究,瞄准党的21大、22大、23大以及2030年、2035年、2040年等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法治中国建设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研究等;五要加强面向法治发展重大需求的学理性研究,深入开展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良法善治、保驾护航、长治久安、和平发展等的法理阐释。我想,这五个面向的研究,站在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必将产生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法理学研究成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大局。

四、本次年会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背景下召开的。一方面,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信念,用法治力量努力维护和开创美好未来。另一方面,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做到胸怀天下,在国际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涉外法治和国际法治中的重大法理问题研究。例如,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国际人权发展、国际法治进步等的重大理论、制度和实践问题研究;加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相关法理问题研究;加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这“四大全球倡议”中的政理法理哲理研究;加强人类法治文明互鉴、中外法理比较、世界法理融通、全球法理共识等重大前沿问题研究,积极参加IVR的学术活动。法理是和平的通行证,学术是文明的助推器,包容开放的中国法理学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学术贡献。

五、本次年会是在2025年中国法学会换届大会后法理学研究会召开的首次年会。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重要致信精神,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九代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国法学会党组工作部署和王洪祥书记即将发表重要讲话的要求,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法理学研究会自身建设,在更高境界上实现自我超越。一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理论导向,自觉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更加重视党支部建设,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严格要求,努力把我会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一线战斗堡垒。三要积极参与法学教育改革,加快构建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理人才。四要主动发现人才、善于推荐人才,加强青年学者和后备力量的培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推动中国优秀法理人才脱颖而出。五要强化研究会年会的政治引领和学术凝聚作用,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设置年会主题和分论坛议题,引导广大会员和学者自觉将学术研究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六、本次年会是在法理学研究会成立40年之际召开的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年会。四十而不惑。法理学研究会告别了青涩,肩负着历史重任,承担着未来希冀。我们要不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的真理初心,牢记创新发展中国法理学的时代使命,充分发挥我会政治优势、专业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学会优势这“五大优势”,赓续发扬我会40年来形成的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法学理论创新之先声,引法学研究风气之新风,开法学方法变革之先河,做助推法治进步之先锋。我们要不断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法理学,推动法理学范畴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方法体系的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中国自主法理学知识体系;要密切关注、积极参与马工程重点教材《法理学》(第三版)修订、《中国自主法理学知识体系》手册编写等工作;要积极参与国家治理革命、拥抱新科技革命,加强数字法学、科技法学等法学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数字人权、数字法治等法学新概念、法治新范畴研究;要深耕法学基础理论、深扎中国实践沃土,加强“法学基本范畴、法学基本命题、法学基本范式、法学基本原理”研究,支持和加强简牍法学等冷门绝学研究,深化“法治体系、法治改革、法治制度、法治实践”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基本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同红色法治文化基因相结合,不断深入探索中华法治文明和人类法治文明的法理奥秘。回首既往,步履不歇、心定力坚;展望未来,路在脚下,勇往直前。我相信,在中国法学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理事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法理学研究会必将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中国法理学必将谱写新篇章、绘就新未来。

以上是我的致辞发言,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阅读
分享